5月06日2025

詩篇 85 可拉後裔的詩,交與伶長。

1 耶和華啊,你已經向你的地施恩,救回被擄的雅各。
2 你赦免了你百姓的罪孽,遮蓋了他們一切的過犯。(細拉)
3 你收轉了所發的忿怒和你猛烈的怒氣。
4 拯救我們的神啊,求你使我們回轉,叫你的惱恨向我們止息。
5 你要向我們發怒到永遠嗎?你要將你的怒氣延留到萬代嗎?
6 你不再將我們救活,使你的百姓靠你歡喜嗎?
7 耶和華啊,求你使我們得見你的慈愛,又將你的救恩賜給我們。
8 我要聽神——耶和華所說的話;因為他必應許將平安賜給他的百姓——他的聖民;他們卻不可再轉去妄行。
9 他的救恩誠然與敬畏他的人相近,叫榮耀住在我們的地上。
10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;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。
11 誠實從地而生;公義從天而現。
12 耶和華必將好處賜給我們;我們的地也要多出土產。
13 公義要行在他面前,叫他的腳蹤成為可走的路。


以弗所書 4

1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:既然蒙召,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。
2 凡事謙虛、溫柔、忍耐,用愛心互相寬容,
3 用和平彼此聯絡,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。
4 身體只有一個,聖靈只有一個,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。
5 一主,一信,一洗,
6 一神,就是眾人的父,超乎眾人之上,貫乎眾人之中,也住在眾人之內。
7 我們各人蒙恩,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。
8 所以經上說:「他升上高天的時候,擄掠了仇敵,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。」
9 (既說升上,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?
10 那降下的,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。)
11 他所賜的,有使徒,有先知,有傳福音的,有牧師和教師,
12 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,
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神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,
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,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,飄來飄去,就隨從各樣的異端;
15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,
16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
17 所以我說,且在主裡確實的說,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。
18 他們心地昏昧,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,都因自己無知,心裡剛硬;
19 良心既然喪盡,就放縱私慾,貪行種種的污穢。
20 你們學了基督,卻不是這樣。
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,領了他的教,學了他的真理,
22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,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;
23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,
24 並且穿上新人;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,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。
25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,各人與鄰舍說實話,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。
26 生氣卻不要犯罪;不可含怒到日落,
27 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。
28 從前偷竊的,不要再偷;總要勞力,親手做正經事,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。
29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,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,叫聽見的人得益處。
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;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,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。
31 一切苦毒、惱恨、忿怒、嚷鬧、毀謗,並一切的惡毒(或作:陰毒),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;
32 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。


存憐憫的心

經文: 「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。」 以弗所書 4‬:32‬


字義查考:
「在舊約聖經里,「憐憫」主要是神的忠誠,祂不因為人的得失過犯,而放棄對人的愛。」

新約的憐憫
「憐憫」在新約中多以希臘文Charis(恩典)表達;意思是向有需要或無助者表示同情,其核心意義是赦免一個犯罪的人,不計較他的過犯。神不僅吩咐他的子民憐憫窮苦貧困的人;更借着耶穌基督為罪人預備救恩,把世人從無助無望中救拔出來。」
憐憫是神最重要最本質的特性之一。祂體貼我們的軟弱,願意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,仍然向我們守約施慈愛。即使在最痛苦最無助的處境中,他也會拯救我們。
「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,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」 (出34:6)
做了基督徒,我們有時候仍然難免為過犯所困擾。聖經故事中,大衛王在犯罪之後,「大衛對迦得說,我甚為難。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,因為祂有豐盛的憐憫。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。」 (撒下24:14) 這其實是對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。相比於該隱,犯罪後遠離神;或者如亞當夏娃,犯罪後躲避神甚至互相推諉;大衛的做法,顯然更值得我們效法。

那我們應該如何行呢?
「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,聖潔蒙愛的人,就要存憐憫,恩慈,謙虛,溫柔,忍耐的心。」 (西3:12)

禱告
親愛的主,謝謝你的慈愛恩典,在我還是罪人的時候,仍然如此的愛我。請讓我更能體會你的憐憫心。即使偶然被過犯所勝,仍然不離棄不逃避,而是更加親近你,求你幫助我認罪悔改。 也請讓我有一顆憐憫的心,更加關心愛護有需要的弟兄姐妹。

思考問題:


 我們在被冒犯的時候,是不是仍然能夠心存憐憫?仍然願意為他禱告?

—— 009成長小組 朱鵬翔

Previous Post Nex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