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外邦為什麼爭鬧,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?
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,臣宰一同商議,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,
3 說:「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,脫去他們的繩索!」
4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,主必嗤笑他們。
5 那時,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,在烈怒中驚嚇他們,
6 說:「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。」
7 受膏者說:「我要傳聖旨。耶和華曾對我說:『你是我的兒子,我今日生你。
8 你求我,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,將地極賜你為田產。
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,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。』」
10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醒悟,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!
11 當存畏懼侍奉耶和華,又當存戰兢而快樂。
12 當以嘴親子,恐怕他發怒,你們便在道中滅亡,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。凡投靠他的,都是有福的!
1 此後,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,他兒子接續他做王。
2 大衛說:「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,厚待哈嫩。」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。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見哈嫩,要安慰他,
3 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:「大衛差人來安慰你,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?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,傾覆這地嗎?」
4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,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,使他們露出下體,打發他們回去。
5 有人將臣僕所遇的事告訴大衛,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,因為他們甚覺羞恥。告訴他們說:「可以住在耶利哥,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。」
6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,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,從美索不達米亞、亞蘭瑪迦、瑣巴雇戰車和馬兵。
7 於是雇了三萬二千輛戰車和瑪迦王並他的軍兵,他們來安營在米底巴前。亞捫人也從他們的城裡出來,聚集交戰。
8 大衛聽見了,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。
9 亞捫人出來,在城門前擺陣,所來的諸王另在郊野擺陣。
10 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,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,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,
11 其餘的兵交於他兄弟亞比篩,對著亞捫人擺陣。
12 約押對亞比篩說:「亞蘭人若強過我,你就來幫助我;亞捫人若強過你,我就去幫助你。
13 我們都當剛強,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做大丈夫!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。」
14 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,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。
15 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,他們也在約押的兄弟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。約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。
16 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,就打發使者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,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。
17 有人告訴大衛,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,過約旦河,來到亞蘭人那裡,迎著他們擺陣。大衛既擺陣攻擊亞蘭人,亞蘭人就與他打仗。
18 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,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、四萬步兵,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。
19 屬哈大利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,就與大衛和好,歸服他。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。
經文:「凡投靠祂的,都是有福的。」— 詩篇2:12
《詩篇》第二篇揭示了一個超越時代的景象:世上的列國、君王和掌權者都想掙脫上帝的管轄,反對他的受膏者。但詩人指出,神在天上仍然掌權,祂設立了祂的兒子為王,最終要審判萬國。整首詩篇在對比「人心的悖逆」與「神國的穩固」,並以「投靠祂的,都是有福的」作結。
「外邦為什麽爭鬧?萬民為什麽謀算虛妄的事?」(詩2:1)世人常想掌控自己的命運,拒絕順服神。無論是古代的列國還是今天的人心,我們都容易抗拒神的權柄,以為自由就是擺脫祂的軛。但詩人提醒我們:這種籌算終究是「虛妄的」。在地上的紛爭與喧囂之上,神卻安坐在天上。祂不是冷漠,而是帶著絕對的權能與主權,輕看世人的悖逆。祂已經立了祂的受膏者在錫安作王——這是不可動搖的事實。結尾既是警戒,也是恩典的邀請。君王與世人都蒙召轉向神,以敬畏與順服回應祂。真正的福分,不在於掌握權力或自主,而在於投靠那位受膏的君王。
備稿靈修文的時候,身邊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悲劇:保守派意見領袖、Turning Point USA 的聯合創始人查理·柯克在一次校園活動中被槍殺。這個事件不僅引起了全國範圍的震驚,也引發了對政治暴力、社會分裂,以及言論與信仰在公共生活中角色的激烈討論。把這些經文與現實聯系在一起,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層面的回應:
查理·柯克的被殺,是政治與意見沖突極端化的一個可怕顯現。它提醒我們:當人以暴力代替對話,以對立取代仁愛與尊重時,社會就會滑向深淵。人若拒絕神的權柄,拒絕祂的公義與和平,就會傾向用武力和仇恨去摧毀他人。但這種力量,在神的眼中是虛妄、短暫的。
雖然事件令人震驚甚至恐懼,但詩篇提醒我們:坐在天上的神仍然掌權。暴行與不義、混亂與分裂,終究不能勝過祂的計劃。即使我們身處動蕩,神的國度與審判依然確定。這給信徒帶來安慰:我們不是無望地漂流,而是紮根在那位掌權者的應許裏。面對悲劇,我們被呼召存敬畏心事奉神,在生活中彰顯祂的公義與愛。我們要反思:自己的言語、立場和行動是否助長了分裂或仇恨?還是在推動和解與真理?詩篇呼籲我們「當存畏懼而喜樂」,即以尊重與順服回應神的主權。我們所投靠的,是那位不偏不倚、滿有憐憫又必施行審判的神。
這起事件也提醒我們:當世人以暴力與仇恨回應分歧時,真正的主權在天,不在世;我們的力量不在於報復,而在於敬畏與順服。面對查理·柯克之死,我們哀傷;但信仰不讓我們絕望:若投靠那位受膏者,必有真正的平安與祝福。」思考問題:
我是否也在某些事上「謀算虛妄的事」,想掌控人生,不願讓神作王?—— 重生小組 張麟